背著“星星”去上學的女孩:從親歷汶川地震到成為白衣天使
今年22歲的川北醫學院大五學生魏佳沂開朗樂觀,讓人很難將她與14年前發生在汶川的那場災難聯系起來。在2008年,8歲的她生活在四川德陽市綿竹縣,5月12日那天,她的縣城和她的生活都被震出裂痕,幸運的是,來自學校、社會的無數關愛,讓她慢慢走出了陰霾、縫好人生的裂縫,并選擇成為一名治病救人的醫生。
親歷汶川地震
8歲女孩中午回一趟家的時間,世界就變了個樣子。
2008年5月12日,因為中午睡覺有點冷,魏佳沂想回家拿件小被子,家里離學校不遠,等她抱著被子一路小跑到學校時候,還沒進校門就感覺到了強烈的震動。頃刻間,大地成了一頭猙獰的惡獸,張開巨口吞噬著她的學校,20間校舍的瓦片哐當當全砸下來,一瞬間大部分瓦房已經沒了房頂,深淺不一的裂縫攀爬在教室墻面,老師們和同學紛紛尖叫著往外面跑,她一下子懵了。
坍塌的教學樓
房屋轟然倒塌的巨響混雜著亂成一片的哭喊聲,魏佳沂和自己班的老師同學們蹲在一小片菜地里躲避,眼看著很多熟悉或不熟悉的同學被埋在了磚瓦堆里。“你們在這里呆著不要動!”老師囑咐了孩子們一句,又沖到廢墟里搶救被埋的學生。就在魏佳沂的身旁,一個男同學被不知何處飛來的碎石砸中了腦袋,滿頭是血。盡管渾身顫抖,大腦一片空白,四肢像灌了鉛般沉重,魏佳沂還是抹抹眼淚,幫忙照顧起受傷嚴重的同學。
汶川大地震摧毀了綿竹拱星小學,二十多間瓦房夷為平地,3名學生遇難,三十多名學生受傷。災后,學校搭建了臨時板房,孩子們得以繼續學習,但板房條件簡陋,夏熱冬冷。魏佳沂在這些板房中開始了她的四年級學業,她最害怕下雨,一旦暴雨來臨,全校就淹沒在洪水里,老師們奔走轉移資料的身影,刻進了魏佳沂的童年記憶。那年冬天,“教室”四面漏進風來,把學生的臉和手凍得通紅。
學生在臨時搭建的板房里上課
全校師生都在盼望著新的校舍,這一年年底,他們的心愿得到了回應。
2008年12月5日,在嘹亮的少先隊鼓號聲中,中國平安出資援建的綿竹拱星平安小學舉行了奠基儀式,這是中國平安在四川地震災區援建的第二所小學,能容納1200名學生,也是當地規模最大的一所小學。
綿竹拱星平安希望小學揭牌
次年新學校落成,“新學校好大,比以前好很多?!蔽杭岩屎屯瑢W在學校里驚喜地跑來跑去,“這間教室有很多方方的像電視機的盒子,聽老師說是叫電腦,我們以后可以學電腦哦?!币郧暗膶W校是磚瓦房,課間學生就在菜園子附近乘涼玩耍,現在新的教室有潔白的墻壁、明亮的玻璃窗,大家可以在平整的新運動場上自由奔跑,在明快的校園里,魏佳沂感覺自己的心也被照亮了。
此后,中國平安還陸續向拱星希望小學捐贈獎學金60余萬,捐建電教室和圖書室,開展師生心理健康講座等。品學兼優的魏佳沂獲得了2000元獎學金,讓小小的她備受鼓舞,也給家人帶去了安慰。在聽完一次次的心理健康講座后,魏佳沂也慢慢重塑了安全感,修復對于人生的希望。
綿竹拱星平安希望小學航拍全貌
支教老師帶來了“希望的方向”
有一天,魏佳沂做完值日,路過教師辦公室,看到一位老師正在批改作業,她扎著高高的馬尾,臺燈下的側臉專注又溫柔。
這位老師是從“外面”來的支教老師之一,她上課總是輕聲細語,從不生氣,還會給學生講很多他們從沒聽說過的趣聞,魏佳沂很喜歡她,在心里偷偷叫她“馬尾老師”。這次路過辦公室,魏佳沂很想和她打個招呼,可是心中的羞澀,讓她只敢偷偷躲在門外看。沒想到老師竟然先注意到了她,還放下手中的作業,笑著招呼她過來,沒有問她的學習,而是親切地聊起了家常。
能和全校同學都崇拜的支教老師有一個單獨聊天的機會,這對于10歲的魏佳沂來說,美好得不可思議,直至今日那個場景依然在她的記憶里閃亮著。她記得當時自己打開了話匣子,一直纏著“馬尾老師”問外面世界是怎樣的,那些外面的學校、外面的城市、外面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樣。
在那個互聯網還不太發達的年代,對于很多鄉村的孩子來說,外面的世界很難了解、更無法觸及,支教老師從外面走進來,就在他們身邊,給他們打開了一扇了解廣闊世界的窗。先是了解,繼而好奇,總想知道更多……那次談話給魏佳沂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讓好奇最終變成了渴望——她渴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上?,“馬尾老師”很快就要離開,魏佳沂攢了一周零花錢買了一張音樂卡片送給她。
支教老師離開了,魏佳沂卻為自己的渴望找到了新的支撐,那就是學校的圖書角和圖書室。中國平安援建的學校,考慮了對學生的精神培養,為每間教室都規劃了圖書角,還專門建了一間圖書室,全都擺著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書籍?!岸际钦n外書,班上的同學都喜歡看,誰想看還要靠搶的呢?!蔽杭岩驶貞浀?。
每到下課,學生們就向著教室后的閱讀角“百米沖刺”,只為搶到心愛的書籍。很快,從《十萬個為什么》到《格列佛游記》,從《海底兩萬里》到《顯微鏡下的世界》,魏佳沂把自己班閱讀角的60本書看完了,又去跑到別的班里找書看。一個年級的書都看完了,就去圖書室借書看?!榜R尾老師”沒來得及講完的“外面世界”,在這些書里更加精彩、鮮明,澆灌著魏佳沂心中那顆希望的種子不斷發芽、長大。通過這些小小的圖書角和圖書館里的書,魏佳沂第一次知道了“草履蟲”、知道了細胞組織。這些科學啟蒙像一盞明亮的燈,逐漸照亮了她“走出去”的方向——她喜歡生物學,將來想做一名醫生!地震以來許多救死扶傷的醫生們給她的楷模印象也更加鮮明了,魏佳沂想要變成他們,她的渴望變成了信念,越發清晰和堅定。
平安支教志愿者帶來了音樂素養課程
中國平安對綿竹拱星小學持續幫扶了14年,共計派駐支教老師200余人,支教時長累計1400余工作日,主要有音樂、美術、科學等素養課程。一位“馬尾老師”離開了,又有更多“馬尾老師”到來,一群人持續與希望同行,十余年間的言傳身教如春風化雨,助力鄉村孩子點亮對于未來的希望。
傳承善舉,她成為了“星星”
在讀五年級之前,魏佳沂從沒有過自己喜歡的書包,灰撲撲的舊書包讓她有些自卑,她也曾羨慕過同班背著漂亮書包的小朋友。
上五年級時,魏佳沂獲得了2000元獎學金,但相比于這筆錢,她更看重平安送她的粉色小書包。
“那是我見過最好的書包了,粉色的,顏色很亮,外殼有點類似于皮質的手感,非常防水,背帶也是網面的,有很多星星的圖案?!蔽杭岩史浅巯聲?,為了不讓新書包弄臟,她從來不把它丟到地上,甚至放椅背上也不行,因為那樣會被其他同學踢到,一定要小心翼翼地放進抽屜里。
在魏佳沂的細心愛護下,這個粉色的“星星”書包一直陪伴她到初三,她以優異成績考上了德陽市一中,書包里裝著的課外書變成了生物書,背書包的孩子也從懵懂羞澀,到變得自信開朗、落落大方。她如饑似渴地學習生物知識,追求著自己的醫生夢。
正如“拱星”這個美好寓意的校名一樣,星光熠熠,閃耀夜空。善意和愛也如同星星,再微小,匯聚起來也能照亮人生:給予勇氣和希望,跨過困難和苦痛。背著“星星”去上學的孩子,也會照亮他人。
接受過幫助的魏佳沂,決心做一個知恩圖報、努力上進的人。上高中時,她了解到平安經常組織各種志愿服務,她就多次報名參與,成為了一個國際公益組織的志愿者。高中畢業后,她考上了川北醫學院,學習眼科專業,每年依然熱心參與公益,還聯絡上好幾個小學同學,一起做心理援助方面的公益活動。
每年平安都會資助拱星希望小學的三四十個學生,大部分的孩子都繼續勤勉努力,考上了不錯的初高中和大學,有一些受助者已經走上了工作崗位,像魏佳沂一樣為社會創造更大價值。
援助汶川地震受災學校只是平安公益長跑的一個縮影。1993年起,中國平安成立5周年之際,在董事長馬明哲的倡議下,公司全面規劃參與希望工程建設,積極投身教育公益,一路與希望同行,堅持了29年。截至今年,平安已在全國各地援建學校119所,捐助智慧小學1039所,形成了“硬件維護、線下支教、遠程培訓、夏令營、獎學/獎教金”五大工程組成的平安教育公益框架。
而平安支教行動是中國平安教育公益最重要的一環。從2007年起,平安每年都會招募志愿者,或跨越山海去到希望小學現場支教,或以直播形式開展云端支教,陪伴全國各地平安希望小學學生度過溫暖的時光。截至目前,已有超過一萬名志愿者加入支教的隊伍,累計服務時長超過37萬小時,他們用自己的才能和熱忱,填補鄉村學校師資的空缺,用素質教育,幫助孩子們開拓眼界、啟迪夢想,點亮未來希望。
善意相傳,愛有回音,中國平安教育公益歷經近三十年,在無數孩子心中撒播下愛與希望的種子,如今,很多種子已經長成參天棟梁,當年的孩子們已經在傳遞著他們的愛與希望。
網絡編輯:kuang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