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薪頻發,股改維艱:中國足球職業聯賽何以為繼?
前幾年踢球還能補貼家里,現在歸隊的機票錢,都是向父母要的,社保也從2021年9月斷到現在。
大部分陷入欠薪危機的俱樂部,都是大股東負債累累,無暇他顧,只能縮減投資。
一般來說,股改多用于國有企業,主要是引入社會資本。但足球俱樂部股改是反過來的,國企從社會資本方手里接下股權。2022年,中超18家俱樂部里,9家有國企股東的身影。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19日《南方周末》)
發自:廣州、深圳
責任編輯:張玥
武漢三鎮創造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紀錄,過去三年分別獲得中乙、中甲、中超冠軍。圖為2022年中超冠軍頒獎典禮。
沒人能想到,中超冠軍會由兩個退賽的球隊決定。
2022年的最后兩天,中超展開最后一輪角逐,武漢三鎮與山東泰山同積75分,將爭奪聯賽冠軍。2004年中超成立以來,這是第九次在末輪決出冠軍。12月30日,兩家球隊的對手天津津門虎、北京國安相繼發布棄賽公告,原因都與參賽人員不足有關。
隨后,天津津門虎、北京國安均被判0:3告負,武漢三鎮與山東泰山積分再次打平,但武漢三鎮憑借凈勝球優勢,獲得中超冠軍。這樣的結果讓所有人意外,退賽左右了冠軍歸屬,球員們第一時間竟然是在場下慶祝勝利的。
武漢三鎮創造了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紀錄,過去三年分別獲得中乙、中甲、中超冠軍。
創紀錄的光芒背后,伴隨著一個難以為繼的足球職業聯賽,欠薪一詞幾乎貫穿過去三個賽季,充斥在大部分球員的日常里。為了聯賽正常運轉,中國足協甚至允許球隊“先開賽,后還錢”。
為錢發愁的俱樂部,陸續解散或者退出職業聯賽,其中不乏豪門球隊。拿到2020年中超冠軍一百多天后,江蘇隊便宣告解散。
2023年1月25日,大年初四,從中超降級的武漢長江足球俱樂部,發文宣布了球隊解散的消息。投資人閆志在朋友圈寫下長文:“因為我們自身不夠專業,因為中國職業足球環境太差,(導致)俱樂部經營、球隊成績不盡如人意?!?/p>
據南方周末記者統計,2020年至今,共有32支球隊退出職業聯賽,包括5支中超球隊、8支中甲球隊、19支中乙球隊。
“兩年就拿到四五個月的工資”
聯賽最后一輪還沒踢,中超河北隊球員周旋已經離開賽區,提前進入假期,“也許是俱樂部為了省錢,有隊友也回去了”。2022年12月30日,河北隊迎來最后一場比賽,他看了一會兒直播,結果球隊0:4不敵河南嵩山。
電話里,周旋向南方周末記者感慨,“球隊沒有從前職業化,訓練也不系統,把比賽踢完就行了?!?/p>
勉強完賽背后,河北隊一直陷在欠薪的漩渦里?!皟赡昃湍玫搅怂奈鍌€月的工資?!敝苄裏o奈,前幾年踢球還能補貼家里,現在歸隊的機票錢,都是向父母要的,社保也從2021年9月斷到現在。
周旋隊友情況也不樂觀,有隊員需要借錢買高鐵票回家,有隊員的房子無法還供,即將面臨法拍。球隊工作人員須身兼多職,甚至要充當基地保安。隊員們曾向管理層施壓,“大家在群里要工資,總經理直接就退群了?!贝送?,多位河北隊隊員曾通過社交媒體討薪。
周旋最后一次拿到工資,是2022年上半年,補的還是2021年的工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