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花木、蓋房子、退林還耕,村集體土地的變遷丨記者過年
2013年我離家上大學,村子開始悄然變化,一點點褪去鄉村面貌。變化主要圍繞土地展開。
責任編輯:馮葉
村里建起的一座商品房小區,房價3500元/平方米左右。
過年回家,我差點沒找到家門。
村里的公交改了??空军c。下車后,我站在路邊四顧茫然,認不出家在哪個方向。小時候這里是一片荒地,印象中還有一條土溝,是我滿村撒歡也不愛來的地方?,F在這里通了公路,旁邊還新建了一座大樓。
憑直覺走了一段,終于看到村里標志性的煙嶺廣場?!盁煄X”是村子的古稱,這里屬于河南洛陽郊區,到市區約40分鐘車程,往西20公里是著名景區龍門石窟。
更準確地說,煙嶺村是鎮中心,類似于一個省的省會,鎮共下轄21個行政村。
2013年我離家上大學,村子開始悄然變化,一點點褪去鄉村面貌。變化主要圍繞土地展開。
我離家的前一年,全鎮正式劃歸洛陽市洛龍區管轄。作為牡丹之都,花卉苗木一直是洛陽重點發展的產業。洛陽市發布的牡丹生產及花卉苗木基地建設任務顯示,2012年洛龍區要建設花卉苗木林果產業基地40000畝。
同村一位老伯當年作為村干部參與組織了土地承包。老伯告訴我,當初政府提出改善種植結構,村里的耕地統一對外承包改種花木。承包商按照800斤小麥/畝的收成支付土地租金,根據當年的小麥收購價折合成現金,直接支付到村民在鎮上農村信用社統一開設的個人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