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安保戰略“跨越式”質變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2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姚憶江
年度點評人:劉江永,清華大學國際關系學系教授
? 所謂專守防衛,指的是日本在遭遇攻擊時,可以擁有有限的自衛反擊能力。而新近公布的“安保三文件”顯示,日本可擁有進攻性的導彈,具備打擊他國境內設施、軍事基地的遠程武器,實際上已經擁有了攻擊他國、先發制人的能力。
日本和平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不能發動戰爭,不能使用武力解決國際爭端。但是有了反擊能力后,就帶來了較大的釋憲空間。比如,如何定性“日本遭遇了攻擊”呢?這就帶來了非常大的誤判危險,可能成為參與戰爭,乃至發動戰爭的導火索。
二戰時期,日本也曾高舉國家利益的大旗,悍然發動戰爭,但結果給周邊地區帶來深重災難。日本當前擴軍備戰的決策,盡管打著日本安全的幌子,實際上并不符合日本長遠的利益,不利于日本和平發展道路,且給地區和平穩定帶來威脅。
當地時間2023年1月12日,美國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與日本防衛大臣浜田靖一在五角大樓舉行會談,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聽取了講話。
2023年1月13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來到G7之行的最后一站——美國。
據公開報道,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舉行的會談中,岸田文雄介紹了日本強化防衛能力和增加防衛費的方針,拜登對此表態,“兩國關系從未如此緊密”。
2022年12月,日本正式通過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國家防衛戰略》和《防衛力量整備計劃》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提出日本將“發展反擊能力”等突破性防衛主張。此外,未來五年日本將大幅增加軍事開支,預計2027年度防衛費將達到日本GDP的2%。
文件公布日,岸田文雄在新聞發布會上直言:“三文件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政策,將帶來二戰后日本安全政策上的重大轉變?!?/p>
多名分析人士指出,岸田政府上臺以來,日本防衛動作頻密,把此前安倍政府的諸多理論性設想付諸現實。國內方面,擴軍備戰,不斷突破專守防衛“紅線”;國際方面,與周邊乃至域外國家積極勾連,“組隊畫圈、織就防衛網”,為地區安全帶來重大挑戰。
“專守防衛”方針轉折點
2022年12月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