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熱文
-
當一個癌癥病人遭遇新冠:高燒可以殺死癌細胞嗎丨記者過年
父親那晚的高燒至少持續了8小時。即使服用了布洛芬,到了次日凌晨4點時,體溫仍然達39度以上。4天之后,他再度發高燒,這次燒到了40.4度。 當看到父親入院時的查血數據時,這位醫生就認為難以好轉了,他判斷,如果不做介入手術,父親會在昏迷中離開人世。然而,神奇的事情發生了。 -
有地、有錢,國企“殺入”養豬業
拐點出現在2018年非洲豬瘟之后,在政策引導和市場利潤的雙雙刺激下,國企紛紛入場。 和房地產類似,拿地是蓋豬場的第一步,也是豬企擴張的難題。國企在土地方面占據優勢。 在超級豬周期中豪賭的民營豬企對資金需求高,遇到豬價下跌更是需要外部資金輸血,實力雄厚的國企成為最佳合作對象。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26日《南方周末》) -
“加特林”爆紅背后,瀏陽煙花行業“歷年最好一年”
劉冰峰廠里的貨在春節前一個月已經售罄,“我們的倉庫從來沒有像這樣清零過,所有的正規廠家基本上庫存都已經清零了”。 在春節前夕的趕工期中,賣奶茶的、賣小菜的、賣衣服的,都暫時放下手里的生意,加入幫工隊伍。給“加特林”貼皮,干一天賺大概350元,是全年最高日薪。 早在前兩年,瀏陽市煙花爆竹總會就牽頭制定了“加特林”的團體標準。張明福提醒:“消費者還是要到正規店鋪去購買有標志的、正規工廠生產的?!?/div>俄羅斯收緊代孕政策:“防止販賣我們的兒童”
在法案支持者眼中,為外國人代孕會使嬰兒成為人口販賣、器官出售的受害者。按狄瑪的經驗看,從客戶咨詢到寶寶降生最短也得一年半,順利情況下,一套代孕服務總收費約為6萬美元。 (本文首發于2023年1月26日《南方周末》)對已婚未育的我,老家的親戚說了三句話丨記者過年
在我的老家,如果你結婚兩三年之后還沒有生小孩,那肯定會成為茶余飯后的談資。 我希望有一天,想生的和不生的,不用互相說服,只要理解就行。如果理解太難,接受也可以。時事評論
-
四川放寬“生育登記”何解?不是給新生兒上戶口,體現生育自由丨快評
這一條款落地之后,無論你已婚、未婚,生育幾個孩子都不會被“罰款”,也不會影響個人前途。這正是生育自由的實質內涵,體現在兩個方面:生育與婚姻脫鉤,也沒有生育數量管制。四川省的上述規定,將生育登記與婚姻脫鉤,并且取消生育數量限制,符合“全面三孩”政策及這一條款的操作性定義與本質,反映了生育自由實質內涵的兩個方面。 -
“報復性宰客”頻現:累犯涉嫌強迫交易罪,當建立誠信契約機制丨快評
就此事而言,這家餐館顯然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悉知情權、公平交易權、自主選擇權,違反了價格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理應以詐騙罪乃至強迫交易罪繩之以法。在大量單次博弈中建立誠信與契約機制,構筑“以牙還牙”與“事不過三”的防范機制,方是消滅“宰客現象”的可行之道。 -
大英博物館賀“韓國新年”:當持大國民心態,輸出文化軟實力丨快評
東亞諸國共享漢字文化圈的歷史文化,長期以來形成了同中有異、你中有我的格局,只是在近代民族國家的此疆彼界出現之后,才產生了同途殊歸的“分流”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