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熱文
-
電影票房注水疑云:8.3元能買100元的票房?
如果片方自身經營影院,注水成本可以壓低到8.3%,相當于片方只需花8.3元的專資費和稅費,即可讓影院出100元的票房。如果自家沒有影院,與第三方的影院合作,則需支付影院一筆手續費,注水成本會提高到15%左右。 “很多影城愿意接這樣的活,晚上反正那些廳都是空著,哪怕一個座給我2塊錢,一個廳100個座位,只是給你從系統上出一下票而已,什么都不干,連片子也不用放,一個影廳可以賺200塊錢,有錢干嗎不賺呢?”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提前還貸潮在其它國家發生過嗎?他山之石是什么?
提前還貸潮“潮起潮落”的關鍵在于居民預期投資收益率和銀行貸款利率之間的利差。 英美兩國房貸人也有提前還貸的情況,而且銀行有相應的產品提供支持。 由此可以看出,美國與歐洲的銀行并非依靠資產負債表上的貸款息差賺“長線慢錢”,而是依靠交易出售MBS賺“快錢”。 交易型商業銀行和存貸型商業銀行屬于不同的銀行體系,導致了不同的利潤來源及面對提前還貸時的不同應對方法。 避免居民提前還款潮再度上演,國內就要建成具有相當深度、廣度的金融市場。 -
家樂福在中國,十年稱霸,十年踉蹌
從2022年8月開始,他們就再也沒有收到結款?!吧钲?、東莞、海南等地,供應商都出現了相同的情況,能欠的都欠著?!? 家樂福的一大轉折,是家樂福集團的最大股東2003年飛機失事,此后它幾乎成為了資本手中的棋子。 “大賣場的靈魂,就是生鮮。靈魂都沒有了,蘇寧收購的不過是一個大而全的空殼?!?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韓國能否避免“櫻花結局”?地方高校倒閉潮將與花期順序同步
“2023年,地方大學倒閉的順序將由南到北與韓國櫻花開放期順序同步?!表n國《中央日報》稱之為“櫻花結局”。 “一些地方大學因此關門倒閉,令人十分擔憂。首爾的好大學也應該減少一些招生人數,以此來分擔地方大學的痛苦?!?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
如何再造新廣東:“只此一路,別無他途”
“4棟樓,一共8000女工,都在顯微鏡下工作,走近一看才知道,都拿著鑷子在顯微鏡下掛彈簧?!? 京津冀國企眾多,創新更多依賴“國家隊”;長三角地區的創新發展,偏重傳統產業。相較之下,廣東則是依托民營企業的市場化創新。 “產業鏈上,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正在落戶珠三角?!? (本文首發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重磅專題
熱門評論
-
給家里買東西,父親不領情:父子之間的溝通為何這樣擰巴?
我父親從前是一家之主,負責全家大大小小的吃喝拉撒,家里家外的諸多事務,基本都由他賺錢、他購置、他處理、他張羅,如今,我和弟弟早已成家立業,很多事情譬如買什么東西,買多少,寄什么東西回家,寄多少,給他錢,給多少等由我們來搞定,他更多時候只是被動的接受者。這是家族責任與義務的自然傳承過程,但在父親那里難免有一些疙瘩,內心多少會伴隨一些落差感 -
城改辦主任誤發偷情信息到工作群:別被“你的身體只屬于我”帶偏了焦點丨快評
住建局、城改辦的工作,涉及大量的城建、舊改等工程項目。而工程項目曾經是腐敗的重災區,因為工程項目背后是巨量的資金,而且審批流程長、環節多,尋租空間大。曾有無數官員因為染指工程項目而落馬。就在高壓反腐的當下,郭某某還敢公然要包攬全區工程,實在是利欲熏心。 -
將公積金“自動”轉為個人養老金,對你是一件好事嗎?丨快評
所謂將公積金“自動”(強制)轉為個人養老金的主張,本質上是金融利益集團造輿論,主要是為了影響政策,次要是為了影響大眾認知,為自己的行業攫取壟斷利益,每個公積金賬戶持有者都應該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