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選后,尼泊爾新政府實施“平衡外交”?
坐落于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北與中國西藏相接,西、南、東三面卻均為印度領土,猶如一個“夾在兩塊巨石間的山芋”。
位于關鍵戰略位置上的尼泊爾轉向左翼路線,可能會令印度和美國“坐立不安”,給南亞地區的穩定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責任編輯:姚憶江
2022年12月25日,在尼泊爾加德滿都,被任命為尼泊爾新總理的普拉昌達(左)向總統班達里遞交文件。
在2022年尼泊爾議會選舉中,已經兩次贏得大選的普拉昌達再一次當選。
盡管其政黨沒有取得絕對多數席位,但普拉昌達再度選擇與同為左翼的黨派聯手,并團結其他5個小黨派,順利組建內閣,獲得執政權。
外界普遍認為,尼泊爾大選是該國2015年新憲法頒布后的首次換屆選舉,實現了政府再次更迭和黨派力量的重組,對該國內政外交影響深遠。但也有不少輿論認為,位于關鍵戰略位置上的尼泊爾轉向左翼路線,可能會令印度和美國“坐立不安”,給南亞地區的穩定帶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與此同時,國際大變局下,尼泊爾和中國的關系“再出發”,重新獲得發展動力。
尼泊爾新政府在外交上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普拉昌達政府還將面臨哪些挑戰?這些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23年2月16日,由四川大學南亞研究所舉辦的“2022年大選后的尼泊爾內政與外交”線上研討會上,14位來自國內外高校和學術機構的尼泊爾研究專家,就尼泊爾大選后的相關話題進行探討。
美印“或遭挫敗”
坐落于世界屋脊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爾,北與中國西藏相接,西、南、東三面卻均為印度領土,猶如一個“夾在兩塊巨石間的山芋”。
2022年11月20日,尼泊爾舉行大選。但沒有一個政黨能夠在聯邦議會眾議院中獲得多數席位。在選舉后出現“懸峙議會”局面下,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宣布與原反對黨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結成新的執政聯盟。
在新執政聯盟中,尼泊爾共產黨(聯合馬列)拿下78個席位,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中心)拿下32個席位,再加上其他幾個小黨的席位,確保了新執政聯盟席位過半。
尼泊爾特里布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學者普拉姆·賈斯瓦爾指出,“普拉昌達并不是得到他的政治伙伴尼泊爾國會的支持,反而是受到了和他有分歧的奧利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