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9u1j1"><ruby id="9u1j1"></ruby></table>

        1. 諾和諾德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創新是生物制藥企業的“生命線”

          在糖尿病治療領域,健康教育、篩查、診斷、治療、長期管理、基層診療等多個環節,仍有巨大的未被滿足的需求,需要我們持續發力,推動糖尿病治療理念不斷更新,更關注并發癥的控制。

          諾和泰?是一款處方藥,目前在中國已經獲批的治療領域只有2型糖尿病。我們強烈建議患者務必嚴格遵照醫生處方用藥,并通過正規授權渠道購藥,以確保治療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創新藥的全球同步開發和同步上市,早已不是停留在“做還是不做”或者“試一試”的階段。無論是跨國制藥企業,還是新興生物技術企業,都已經將同步研發上市作為創新發展的主流方向。

          責任編輯:曹海東

          諾和諾德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受訪者供圖/圖)

          作為一位曾經的內科大夫,周霞萍評價自己的轉型“堪稱幸運”。

          從醫6年,供職美國禮來20年后,業內人稱“克總”的周霞萍(英文名:Christine)選擇加盟諾和諾德,成為這家在華擁有近5000名員工的公司掌門人。

          加盟諾和諾德5年間,周霞萍引進七款創新藥和注射裝置,公司在華總投資額超25億元。2021年至2023年,她連續三年登上福布斯中國杰出商界女性榜單,分列第74位、第71位和第57位。

          作為業界領先的糖尿病藥物巨頭、世界上最大的胰島素制造商,過去的百年中諾和諾德不斷為患者提供創新性產品和疾病解決方案,但戰勝糖尿病以及其他嚴重慢性疾病的目標,仍任重道遠。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周霞萍表示,作為一家生物制藥企業,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未來挑戰和機遇是并存的,如同硬幣的兩面?!斑@提醒我們抓住機會,在業務成長的同時,看到挑戰,未雨綢繆,布局未來?!?/p>

          從臨床醫生到藥企高管

          南方周末:聽說你曾經是一位臨床醫生,1994年進入制藥行業的契機是什么?

          周霞萍:做醫生是受母親的影響,我母親曾經也是醫生,經常半夜三更需要出診,而父親是自學成才的工程師。他們工作非常努力,從小對我的教育也是一定要誠實、要幫助他人。我考大學那年可以填6個志愿,6個都是醫科大學,想著這輩子一定要做醫生。

          上海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畢業后,我進入中山醫院。六年的從醫經歷教會我很多,包括培養同理心,如何站在患者角度了解患者的需求,作為醫生怎樣專業地與患者溝通,如何在了解患者的基礎上做判斷,提供適合的、個體化的解決方案。這六年經歷給我未來在制藥行業29年的職業生涯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礎。

          做醫生的過程中,我也接觸了不少跨國制藥公司的員工,他們的專業素養、學術能力,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當時隨著我國醫藥市場的改革開放,制藥行業急需專業人才,我認為這個行業在未來很可能為幫助患者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就下決心進入了制藥行業。

          南方周末:你在禮來工作了20年,為什么選擇加入諾和諾德?

          周霞萍:我在禮來有幸先后經歷1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久久青青亚洲无码AV黑人
                <table id="9u1j1"><ruby id="9u1j1"></rub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