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CSR觀察|如何構建更性別平等的職場
兩會議案、提案、建議中,關于育兒責任共擔的內容持續涌現,反映了人們在老齡化進程中對生育率下降的焦慮,以及對性別差異現狀的反思,公共政策需做出改變,企業也有責任在就業、招聘、晉升中,給予女性更多支持。
“31歲已婚未育,快一個月沒找到工作。知道已婚未育……就不理了?!?/p>
“我99年的就被問婚育情況了?!?/p>
微博上,用戶吐槽自己在職場遭遇的歧視,她們身處不同的年齡、不同行業,因為性別,面臨著相似的問題。
根據世界銀行發布的《全球性別差距報告2022》,2022年中國的性別平等指數在146個主要經濟體中排名102位,比上年提升了5位。在2008年時,中國曾在130個國家中排名第57,之后逐年下跌。按照目前速度,中國實現性別平等還需168年。
報告顯示,女性經濟活動參與度,中國排名37位,但是兩性工資差距較大,女性面臨更多的職業發展瓶頸。
2023年全國兩會上,圍繞職場性別平等,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從職場環境、生育保障、人才發展等角度提出建議。
緩解生育與就業的沖突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共收集20條與職場性別平等相關的提案,其中一半以上聚焦于育兒保障。育兒責任的不平等,使企業招聘時擔心育齡女性會增加用工成本,在用人時擔心女員工精力不足難以勝任,成為代表委員提案的出發點。
全國婦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林怡提出企業需要落實男性員工陪產假制度。她指出,落實父母育兒假和男性陪產假可以平衡兩性生育用工成本差異,強化男性育兒責任。
江蘇綜藝集團董事長昝圣達認為,員工生育休假客觀上會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不便,不應都讓企業“埋單”,建議推廣上海、北京、浙江設立生育保險基金的做法,或對女職工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給予稅收、財政補貼等獎勵和優惠。
加強職場性別歧視的監察和約束
企業因為社會偏見或者短期用工成本考慮,更傾向于給予男性員工更多機會,針對這一情況,代表委員們建議從激勵和監督入手,加強對企業的約束。
萬事利集體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屠紅燕建議,將女職工占比作為一項榮譽評選標準,對女性用工較多企業在榮譽評比、企業上市等方面作為加分考慮項,激勵企業多招女性職工。
全國政協委員、重慶靜昇律師事務所創始合伙人彭靜建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指導督促用人單位落實女職工特殊勞動保護、平等享受福利待遇、晉職晉級、職稱評聘等制度。
林怡也建議,健全就業性別歧視聯合約談機制,會同工會、婦聯對侵害婦女勞動和社會保障權益的用人單位進行約談,糾正企業違法行為。
為女性科技創新創造更多機會
女性從小到大,因為接受帶有刻板印象的培養和教育方式,限制了她們接觸不同領域、發展多元興趣的空間,最終影響成年后就業和擇業。同時,科技等行業,長期由男性主導,其人才的選拔和培養制度,因已有的男性視角而設計,會阻礙女性進入這些領域,或在這些領域發揮潛能。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協副主席袁亞湘介紹,1998-2022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1097項和重大項目2831項,女性主持項目分別為1189項和254項,占比僅為10.71%和8.97%。
他建議在各級學術委員會、項目及人才稱號評審組等科技決策單元中,規定女性科技人才的最低占比。在職稱晉升、項目評審、獎勵等各方面,提升女性人才獲得比例。
作為中國農科院為數不多的女性所長,趙立欣指出女性科技人才承擔的家庭責任更多,在懷孕和哺乳期面臨著職業中斷和崗位回歸等難題,她建議研究機構對于女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需要制定明確的選拔和培養目標,并加強心理健康服務,協助女性獲得更多家庭支持。
女性進入管理層對企業的優勢
努力實現性別平等和賦予婦女權力應成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努力的核心議題之一。作為影響社會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企業可以為消除性別不平等作出巨大貢獻。這種付出不是單向的,已有諸多調研顯示,高管團隊性別多樣化程度高的企業股東權益回報率更高。
國際勞工組織調查了70個國家約13000家企業,超過57%的受訪企業認同性別多樣化舉措改善了企業效益;在管理層改變單一性別后,約四分之三的企業報告利潤增長了5%至20%,其中一部分公司的增長率在10%至15%之間。
管理層的性別多樣性有助于提升公司治理能力和決策能力。多樣化的團隊相對于同質性的團隊,信息搜集能力更強,具備更寬闊的視野,這使企業對內外部變化的應對能力更強,避免單一決策帶來的商業風險。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消費市場日趨細分,多元視角的管理者在面向女性客戶、不同背景的客戶時,更具共情能力和同理心,這能夠幫助企業制定正確的經營策略,贏得更長遠利益。
面對氣候變化這一全球挑戰,普華永道2022年董事會調查發現,66%的女性董事同意優先考慮氣候行動,即使會影響短期業績,而只有45%的男性董事贊同這一立場。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學者納賈爾202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讓更多女性擔任高級領導職務可以轉化為更好的企業環境績效。
資本市場也在“迫使”企業在性別問題上作出更多努力。2021年8月起,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要求上市企業的董事會至少有一位女性,同時至少有一位來自少數族裔或者LGBTQ群體。同年12月,港交所也提出明確要求,上市企業董事會中至少有一名女性。
越來越多的ESG評級機構將性別平等作為衡量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關鍵指標,提升管理團隊女性占比和打造包容職場,更有可能讓企業在社會和治理指標上獲得評分優勢:
南方周末中國企業社會責任調研顯示領先企業女性高管比例在逐年上升
如何提升女性職場影響力
梅琳達·蓋茨說過,女性權力和影響力即是把握決策、控制資源、構建未來展望的能力。不管基于現實考量,還是為了更長遠的利益,企業都需要采取行動,給予女員工更系統的支持措施,幫助其提升職場影響力。
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發布的“賦權予婦女原則”(WEPs),給出了企業可以開展性別平等行動的七個方向,供企業參考:
已經有一批企業開展了為女性賦權的領先行動。聯想集團作為四次入圍彭博性別平等指數的科技公司,女性員工占比36%,女性高管占比為19%。其首席多元化官認為,公司面臨的挑戰是幫助女性在歷來由男性統治的科技行業站穩腳跟。
對此,聯想每年會面向所有員工開展反歧視主題的培訓,提升全員對隱性歧視和刻板印象問題的敏感度。公司在全球范圍設置了女性領導協會、女性領導力項目,培養女性管理者。針對生育需要,聯想為職場媽媽提供“補充生育保險”“在家辦公”“托管中心”等支持,開設“準爸媽訓練營”等專題培訓課程,幫助員工一起解決育兒難題。
百勝中國是最早簽署聯合國“賦權予婦女原則”的中國企業之一,該公司女性員工超過29萬人,占比65%,女性高層管理者占比達到53%。公司每年要對薪酬和福利系統進行審查,踐行男女同工同酬原則。百勝中國服務組員工小時收入平均數和中位數差異為0%,位列Equileap全球企業性別平等榜單前100名,是全球19家沒有性別薪酬差異的公司之一。
百勝中國在肯德基設置的“小候鳥媽媽主題餐廳”,為長期在外務工,愿意回到孩子身邊就業的媽媽提供了就近工作的機會,健全的福利、靈活的排班方便了母親照顧家庭,緩解留守兒童的生活困境,肯德基目前已開放超過760家餐廳為小候鳥媽媽提供崗位。
也有企業從公益角度發力,推動科技領域的性別平等。2004年,歐萊雅中國與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等設立“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獎勵在科學領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女性青年科學家,為女科研人員提供經費支持。
2018年,針對女性在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從業者少的問題,中國三星連同中國婦女基金會共同發起了STEM GIRLS項目,聚焦培養初、高中階段科技女孩。三星STEM GIRLS項目議題,從“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建筑能源”到“生態環境”,激發女孩用科學實踐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至2022年底,該項目累計培養了6000余名中學女生。
工作場所實現性別平等之所以重要,不僅僅因為它是“公平的”和“正確的事”,只有將兩性都從性別桎梏中解放出來,才能更好地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國家社會經濟發展邁向更高水平。
平等無法一蹴而就,但觀念和權力關系絕非一成不變,隨著政策、資本市場、消費者對企業推動性別平等的要求提升,企業需要拿出切實行動,證明自己有能力做出更積極的改變。
網絡編輯:伊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