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讀郁達夫南洋游記丨云端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邢人儼
《馬六甲記游》的結尾部分,卻透露了他曾經暢想過一篇小說,這是他在半天時間里匆匆游過了馬六甲500年古跡,回旅舍沖過涼,含著紙煙躺在回廊藤椅上,舉頭望著海角天空,從星光里忽而得著的奇想。圖為馬六甲古城。
東方花縣檳榔嶼
在家里一個角落的小書架上,忽見一本已灰黃卻仍完好的《郁達夫南洋隨筆》,臺灣洪范書店1978年初版。書是何時何地買的毫無記憶,翻開目錄,《檳城三宿記》《覆車小記》《馬六甲記游》三個篇名跳了出來,叫人欣喜。
去年年初,密集讀過一波郁達夫散文?!鞍颜撐膶懺贐站上”,華東師大倪文尖老師的中國現代文學名作分析課意外走紅網絡,吸引超過700萬讀者,倪教授變成“倪大紅”。聽完他講《故都的秋》兩集,十分過癮,隨即搜尋郁達夫游記名篇,果然如他所說,你永遠可以相信五四頂流作家。很新奇的體驗:倪老師講得真好,重讀那些文字,感覺竟如初見。
郁達夫這南洋三記以前也是讀過的,然而只有《覆車小記》里的情景有點印象?!堵摵显鐖蟆钒倌甏髴c拉開帷幕,累累史冊無疑有郁達夫的一頁光芒。這三篇記游,正是他應邀南來《星洲日報》期間寫成。
籠統而言,郁達夫的南洋游記不比他那些最經典的名篇出色,如《故都的秋》《釣臺的春晝》《江南的冬景》,但鮮明風格一以貫之。三游記中《馬六甲記游》似被收入集子較多,再看兩遍,最喜歡的還是《檳城三宿記》。這篇隨筆也被視為他晚期游記力作。
1938年底,身在福州的郁達夫攜王映霞和兩人長子郁飛,“匆促買舟,偷渡廈門海角,由香港而星洲”,12月28日抵埠。過兩天就是新年假日,又逢《星洲日報》的兄弟報《星檳日報》元旦開始發行,“秉文虎先生之命,又承星檳諸同事之招”,“于是乎就青春結伴,和關老同車,驅馳千五百里,搖搖擺擺地上這東方的花縣來了”。
“東方花縣”,大文豪送給檳城的有趣別名。1939年1月4日發表于《星檳日報》的《檳城三宿記》開頭就寫:“快哉此游!檳榔嶼實在是名不虛傳的東方花縣?!辈⒔忉專骸叭思一蚍Q作花園,我卻以為花縣兩字來得適當。蓋四季的花木蘢蔥,而且依山帶水,氣候溫和,住在檳城,‘絕似河陽縣里居’也?!?/p>
雖是五四新文學作家,郁達夫舊學功底特別深厚。查古詩文網,他信手拈來的“絕似河陽縣里居”,似有兩個出處。黃河北岸的河陽是古地名,在今天河南省的孟州西,西晉時“中華第一美男子”潘岳(潘安)任河陽縣令,縣境內遍植樹木桃李成林,河陽贏得“花縣”美名。翩翩玉人桃李花,引歷代名家追思吟詠,宋人王庭圭有絕句:“彭澤門前唯有柳,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