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春翔先生的誤解
陸深那段文字,并不艱澀,讓人不解的是,此后許多學人引到此段文字時,不知為何,均與毛春翔先生一樣讀誤了。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責任編輯:劉小磊
毛春翔《古書版本常談》書影。
版本目錄學家毛春翔先生,著有一本《古書版本常談》,是學習古籍版本知識的入門書,曾多次重版,200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還出版了插圖增訂本,在古籍整理與學習方面影響甚廣。
毛春翔先生在該書第三章《我們為什么要研究版本》中,談到整理古書,審別版本好壞,對讀者選讀古書大有關系時,舉了兩個例子,其一是宋葉夢得《石林燕語》所載,一教官考試生徒,用《周易》出題,不知所用之書為麻沙本,麻沙本即建本,多有訛字及脫文,試官誤讀誤書,竟以出題,致鬧出笑話。第二個例子引自明人陸深《儼山外集》:
明初有一名醫叫戴元禮,嘗到南京,見一醫家,求診的病人很多。元禮以為這一定是神醫,天天去那醫家門口看看。偶然見一求藥的病人已出門外,那醫師追出門去,告訴那病人,煎藥時,一定要放一塊錫下去同煎。元禮聽了,很覺奇怪,從未有以錫入煎劑的,遂問那醫師。醫師說,這是古方。元禮求得其書,乃是餳字,急為改正。
毛春翔先生說:“餳即糖,食旁誤作金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