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強制報廢可取嗎?應尊重產權與市場,避免好心辦壞事
市場已經發展出了非常有效的以舊換新的規則,只不過這種規則不是強制性的制度罷了。而且這個市場有著非常清晰的層次:還能用且好用的家電會流向二手市場;能用但不太好用的有些廠家在賣產品時會折價回收;而有些幾乎沒有殘值的,就會直接被當作廢品賣掉。
責任編輯:陳斌
今年全國兩會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從國家、社會資源、企業和消費者的角度來看,家電已經到了“以舊換新”的時代,合理的報廢制度有助于促進行業創新動力。并且建議,出于“安全考慮”,家電行業應該像汽車行業一樣,建立“超期服役”家電的淘汰機制,完善產品報廢制度,規范化家電安全使用年限、監管二手家電市場交易。
這已經不是公眾第一次聽到這樣的看法和建議了。但很顯然,無論是出于安全考慮,還是出于促進消費、帶動經濟的考慮,家電產品的強制報廢制度都帶有明顯的“副作用”。而這個“副作用”就是一種典型的“破窗謬誤”,只看見了那些看得見的、好的結果,卻忽略了那些看不見的、潛在的“副作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明非 校對:胡曉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