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id="9u1j1"><ruby id="9u1j1"></ruby></table>

        1. 張之洞與胡適之父胡傳的海南之行

          光緒年間徽商衰落,“小鎮做題家”胡傳深知內地官場“內卷”嚴重,只有走向邊疆才是出路。他先是遠赴東北嚴寒之地尋找機會,繼而受命入海南,因感染“瘴氣”不得不離開,最后在臺灣找到歸宿。

          責任編輯:劉小磊

          胡適之父胡傳。 (資料圖/圖)

          1887年底,胡適之父胡傳受命考察海南黎峒,張之洞擬讓他當瓊軍營務處總辦,胡傳最后因感染“瘴氣”返回廣州。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藏張之洞檔案中,保存了張之洞與胡傳、海南地方官的往來電報,可補胡傳海南日記與胡適回憶之不足。

          胡傳(1841-1895),字守珊,號鐵花,安徽績溪上莊人,出身于茶葉商人家庭,曾入讀上海龍門書院,此時家道中落,屢試不第,不得不赴邊疆尋出路。他一生結識三大名士張佩綸、吳大澂、張之洞,先后奔赴吉林、海南、臺灣,最后升至臺東直隸州知州,1895年在抗日保臺運動中去世。

          1881年,茶葉店生意慘淡,胡傳措資北上,憑張愛玲祖父張佩綸一封推薦信,遠赴寧古塔找吳大澂謀事。時吳大澂以太常寺卿督辦東北邊防,極賞識之,曾派他署五常同知,1886年丁母憂回籍,次年吳大澂升任廣東巡撫,胡傳也到廣州投靠。1887年底胡傳的海南之行,是受兩廣總督張之洞委派考察黎區。

          《胡適口述自傳》談到:“一八八六年先祖母逝世,父親返里奔喪。翌年又轉廣州依廣東巡撫吳大澂。吳派他去海南島視察,并報告全島土著情況,作可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明非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久久青青亚洲无码AV黑人
                <table id="9u1j1"><ruby id="9u1j1"></ruby></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