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樂評人李皖:短視頻神曲,被制造出來的大數據泡沫
這個流量越來越變得無足輕重,大家心里都會覺得它不算什么,也不會把它當做什么豐功偉績。大家都能區分開來,一個東西火爆,跟它的品質之間,顯然已經不是我們過去認為的那種關系。
其實你不知道你正在聽的東西,人家早都唱了,或者人家唱的東西還在繼續照耀你、籠罩你,而且它還更好,更給予你啟示和感動。藝術最重要的方面不是新與舊,而是好與壞、卓越與平庸。
責任編輯:李慕琰
這些年,多首網絡神曲在短視頻平臺走紅,創造驚人流量,成為廣場舞熱門選曲。
關于網絡神曲的爭議,隨著李榮浩的一首《烏梅子醬》,再次浮出水面。向水中投下石塊的這首BGM(背景音樂)神曲,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傳播,迅速激起了浪花和泡沫。
“神曲”的流量不容忽視,但與以往全民流行的金曲不同,網絡神曲的傳播呈現出更加局域化的特點,而流量與音樂質量的相關度似乎早已脫鉤。
以快人快語著稱的樂評人丁太升,肯定了李榮浩“很會編曲,很懂制作”,但他欲抑先揚,賣個關子后展開了猛烈的批評:“一進入到副歌,一股濃烈的中國鄉土風摻雜著當下短視頻平臺的火爆元素就撲面而來”,“投誰的機呢?小鎮青年、初中畢業的文藝骨干、想談戀愛但談不著的那些打工者……簡直俗不可耐?!?/p>
《烏梅子醬》一度被罵上了熱搜第一。但網絡神曲也會被傳統歌星加持,一年多前爆火的《孤勇者》,由陳奕迅演唱,是游戲《英雄聯盟》衍生動畫的中文主題曲,這首歌不僅在各大網絡平臺洗腦洗耳,還出圈成了小學生飆歌的接頭暗號。2022年12月11日,根據國際足聯世界杯DJ活動的網絡投票結果,《孤勇者》在卡塔爾世界杯半決賽現場播放。
過去三年的疫情沖擊下,音樂演出市場在不確定性中“游擊”,小型現場演出Livehouse方興未艾,但在2022年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無法營業。同時,崔健、羅大佑等成名于20世紀80年代的巨星,攜帶著巨大聲望的象征資本,以手機直播的形式開辦了線上演唱會,與數以千萬計的歌迷相遇、互動。進入2023年,演出行業期待著復蘇。
生活在武漢的知名樂評人李皖,長期以來是中國流行音樂和獨立音樂的深度觀察者,但他坦言,由于工作繁忙,業余時間極少,也許他的思考“并不切近當下潮流”。李皖逆流而上,堅持翻譯著鮑勃·迪倫的詩歌,寫著即興的短評,比如他評論迪倫的信仰問題:“迪倫重新成為一個信者,令世人大吃一驚。在他們眼里,一個抗議歌手、反文化英雄、時代闖將,皈依成為一個信徒,這個彎拐得太大了……但迪倫最深刻之處,是真實,無與倫比的真實?!?/p>
2018年,李皖為《大陸流行音樂百佳專輯》(鄭魁訓編著)寫序,這份榜單出自一批熱衷大陸流行音樂的樂迷,評選范圍從1979年到2010年,入選的唱將有李谷一、毛阿敏,也有“魔巖三杰”張楚、竇唯、何勇。李皖追溯1980年代中期的動人場景:“1985年,美國四十五位歌星為非洲災民義演,聯唱《天下一家》。1986年,臺灣六十位歌星聯唱《明天會更好》。1986年5月9日,大陸一百名歌星在北京工人體育館聯唱了獻給世界和平年的《讓世界充滿愛》?!?/p>
如今時過境遷,無論是網絡神曲的傳播,還是信息泡沫的起落,都像??思{名著的書名:“喧嘩與騷動”(The Sound and the Fury)。這個書名的出處,是莎翁《麥克白》第五幕第五場,朱生豪的譯本是:“人生不過是一個行走的影子,一個在舞臺上指手畫腳的拙劣的伶人,登場片刻,就在無聲無息中悄然退下;它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了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兒意義?!?/p>
意義還重要嗎?對于藝術,李皖有著苛刻的標準,但這并不意味著,他會用精英主義的姿態來批判流行文化,有時候,他像社會學家一樣,庖丁解牛著各種現象。2023年3月中旬,南方周末記者就流行音樂的種種問題,對李皖進行了專訪。
李皖,知名樂評人、專欄作家,擔任多個音樂獎項評委,著有樂評集《回到歌唱》《聽者有心》《民謠流域》等。
流量神話一定有背后的操作
南方周末:現在的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帶火的“神曲”有兩個特點,首先它火的只是片段,往往是副歌部分最朗朗上口的一段旋律,大部分受眾連完整的歌都沒聽過;其次神曲常常只是短視頻的BGM,它提供的與其說是音樂,不如說是一種速溶咖啡式的氛圍,短視頻的長度也限制了音樂的完整性。你怎么看待這種現象?
李皖:抖音、快手這些平臺,我不是它的用戶,也不從這些平臺去了解音樂。不純粹是拒絕,就是不感興趣。
人有一種逗樂的需要,茶余飯后,大家聚在一起,說說鬧鬧。短視頻也是逗樂的一部分?;ヂ摼W的一些技術,把逗樂的場景擴大了,提升了逗樂的便捷性,我們的這個需要被放大了,深入到了生活的每個細節。我覺得像這類東西就是情緒性的。在逗樂的層面上,沒必要否定它,因為這是人的基本需要,我們只是要看到這樣的一個場景的擴大。
傳播的媒介某種程度上決定了傳播的內容,也決定了傳播的性質。比如說在一個逗樂的場景下,很多東西都可以成為它的材料。這個時候你要評價的不是這個材料如何。這個平臺的性質,決定了逗樂的性質。所以你就沒有必要去嚴肅地看待它,沒有必要去以音樂的方式去看待。它不是音樂,也不能去進行樂評,不能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明非 校對: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