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題
政壇對話
-
中央統戰部原副部長、國家宗教事務局原局長崔茂虎被查
-
關于今年全國兩會,你可能不知道的一些細節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掛牌的740天和此前的21年:國家鄉村振興局不再單設
“在脫貧攻堅階段,國扶辦發揮了重要的統籌協調功能,但成為國家鄉村振興局后的定位,決定了其更偏向于一個具體實施的部門?!币晃唤咏鼑亦l村振興局的人士表示。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政協新界別這樣開會:“搶話筒”、“駁”他人
“比如環境資源界的釋義,到底是環境資源,還是環境與資源?”童金南回憶,一直到人資環委的相關負責人作了介紹后,包括他在內的很多委員才清楚新界別由“環境、資源、人口”三部分構成。 以前大家“有點像盲人摸象,缺乏一個打通的機制”,而環境資源界別設立后,“很多問題可以在討論中形成共識”。 在7天半的政協會議會期中,環境資源界別的委員們至少有兩個早晨需要6點起床,乘坐大巴車前往人民大會堂。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新一輪國務院機構改革,這三個部門為何“回娘家”?
一位學者分析,當時的主要考量是,涉老工作的核心要素是健康,國家衛健委在醫療支持領域可以發揮更大的作用,但經過實踐發現,除醫療支持外,涉老工作的一大重點是要強化跨部門協調。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兩會結束,這些聲音留在這個春天里
“我們在生命教育方面,是需要補課的一代家長,但不希望我們的孩子未來也需要補課?!? “一些地區將政策投入聚焦于二孩和三孩家庭的獎勵支持,一孩生育作為保持和提升總體生育水平的‘基本盤’,反而被忽視?!? “‘35歲職場門檻’與社會發展趨勢背道而馳,不僅侵犯了中高齡勞動者就業權益,造成就業市場惡性內卷,勞動者只能趁年輕賺快錢?!?/div>83分鐘10個提問:疫情后的第一場“面對面”的總理記者會這樣開
“新一屆政府的施政目標是什么?”這是繼2012年以后,境內媒體首次獲得首問機會。 “絕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 “坐在辦公室碰到的都是問題,深入基層看到的全是辦法?!?/div>部長通道上,體育總局局長坦言“足球業內出現諸多亂象”
“足球業內甚或出現了諸多亂象,這與黨中央、全國人民對我們的要求和期盼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我們一直在深刻反思,研究解決的辦法和途徑?!? 一個現實的問題是,對北京、廣州等地以外的地區來說,很難有學??梢酝瑫r兼顧體育學習和專業課學習。呼救120該不該定位?是否與保護公民隱私存在法律沖突?
“有很多情況會導致呼救者無法提供位置。例如在陌生環境里突發疾病時,根本就不清楚自己所處位置的地址名稱,不知道該如何描述該地的位置信息?!? “這是涉及敏感信息的使用,但120可以以履行法定職責或義務所必需而作為免責事由?!敝袊嗣翊髮W法學院教授石佳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