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暗榮耀》:“爽劇”外殼下,霸凌、復仇與人性惡
刻畫巨大階級差距導致的人性扭曲和異化,幾乎成為韓國影視作品最流行的母題。 與其說這是一種偶像劇編劇的寫作慣性,不如說是一種社會慣性。因為任何無意識的厭女表達,都是一種社會環境的反映,除了創作者的自覺,也有賴于社會環境中每一個人的持續審視和自覺。 -
專訪李敬澤:我們需要一個豐富和多維的文學現場
正如媒體有行業交流一樣,文學也是如此,從古至今,文學家之間的交流和交往也是文學機制的一部分。同行之間也需要互相競爭和互相學習。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播客·有點文化丨譚楷聊熊貓:大熊貓是拒絕包辦婚姻的
-
奧斯卡真的越來越平庸了嗎?
與其說這個獎項是獎勵全年最具有藝術性的美國電影,不如說更像是一場年度價值觀博弈的集中秀場。 《瞬息全宇宙》在奧斯卡獎的大放異彩,不但被不少影評人視為亞裔在好萊塢的勝利,更被看作好萊塢內部評價體系的一次革新。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遭遇網暴后,我能怎么辦?心理咨詢師給被網暴者的建議
重要的就是讓生活中的一些人知道你的經歷,為你提供情感支持,為你提供對你這個人的鼓勵和確立,幫助你去區分網上說的東西是胡說八道,那個不是真的你,通過這樣的方式為自己建立一些心理上、情感上的緩沖。 -
《撥浪鼓咚咚響》:尋父之子與喪子之父
這對“父子”偶然結交的關系模式,或許想象著鄉土社會里,關于失意者如何共存的理想圖式。 -
TVB直播首秀,超485萬人蹲守
-
人大代表趙冬苓:有價值的文藝批評千金難換
-
專訪王威廉:小說發明了虛擬現實
“人類是以象征性的方式、以符號的方式來理解這個世界的。我們今天處在一個破碎的時代,各種符號各行其是。只有文學在干串連符號的工作,在符號里尋找同類項,把它們歸攏在一起,提升、編織,形成新的整體性,從而讓我們更好地觀察世界?!?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日《南方周末》) -
播客·有點文化丨馬伯庸談歷史的讀法:好奇心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