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殺瘋了,又一部復仇爽劇
-
《平原上的摩西》,一部作品的十年漂流
“這里面有太多和我血脈相連的東西,這里面有太多我一直未敢展示的自己的觀察和想象,這里面有太多我從未嘗試過的壓榨自己的方法,這里面有太多我不太成熟但是又不甘放棄的對小說的一點體會?!?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23日《南方周末》) -
我去2000年,書寫精神世界的景觀
千禧年在近年頻頻被提及,在集體懷舊中,那個年代飽含期冀與熱情,“80后”作家周嘉寧也是在其中成長的一代人,她的最新小說集 《浪的景觀》 被注釋為千禧年的時代景觀,但也是人的精神空間的景觀。 張悅然認為,周嘉寧“身上的堅韌和恒久、持續關注的耐力是非常大的,否則人非常容易被世俗的世界給擊垮,失去精神上的魅力。她總是用特別大強度去關注人的精神變化,關注精神世界的坍塌和重建”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江南人的春天,裝在菜籃子里
江南人的四季是裝在菜籃子里,到了春天,那些征服歷代吃貨腸胃的春鮮一一上市。走在菜場里,可以看到“春在溪頭薺菜花”“雨前椿芽雨后筍”“蔞蒿滿地蘆芽短”“明前螺螄賽肥鵝”…… -
側讀郁達夫南洋游記丨云端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碎金砌就七寶樓臺
艾俊川認為E考據可以讓學者通過數據庫、互聯網的搜索來跳過傳統的積累環節和專業壁壘,直接尋找證據線索,可以極大地提高效率,同時也拓展了學術邊界。 (本文首發于2023年3月16日《南方周末》) -
毀容式演技,他值得一個奧斯卡影帝
-
張之洞與胡適之父胡傳的海南之行
光緒年間徽商衰落,“小鎮做題家”胡傳深知內地官場“內卷”嚴重,只有走向邊疆才是出路。他先是遠赴東北嚴寒之地尋找機會,繼而受命入海南,因感染“瘴氣”不得不離開,最后在臺灣找到歸宿。 -
《島嶼上的煎熬》:天堂之島上的核危機及殖民者的譫妄
(本文首發于南方人物周刊) -
01:34
當語文課不按套路出牌,一些隱藏價值被激活了
一個黑板,全是臟話,師生一起分析,發現這些詞匯多與母親有關。你猜這是什么課?其實,它是一堂初一語文課,是馮軍鶴與謝安達共同設計的性別主題課程的一部分。之所以不按套路出牌,是想經過課堂上沒有拘束的討論,發揮語文課真正的價值。